新闻资讯
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北京高校技术转移联盟2019年会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研讨会在京隆重举行

 

2019年8月10日,北京高校技术转移联盟2019年会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研讨会在京隆重举行,来自政府、高校、院所、企业、机构等各界代表近百人出席大会。会议在北京市科委和中关村管委会指导下,由北京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和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联合主办,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和北京市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承办。

会议得到了政府部门及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二级巡视员李渝红、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巡视员刘晖、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刘红斌、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处处长沈文京、工信部科技司高鹏飞、北京市科委高新技术与成果转化处处长施辉阳、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创业服务处处长闫颖、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人才发展处副处长肖先平、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主任王兰平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副总评估师韩军、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副总经理马天旗出席活动并做专题报告。

联盟理事长、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部长/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姚卫浩,联盟副理事长、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主任张虎,联盟副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戴斌,联盟副理事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知识产权转移办公室主任汤鹏翔,联盟副理事长、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宋国华,联盟副理事长、北京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副院长杨登才出席会议。大会由联盟秘书长、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北京理工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柏强主持。会议分上下午两个阶段举行,第一阶段举行了北京高校技术转移联盟2019年会。

1.png

姚卫浩理事长代表北京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常务理事会致辞,对莅临大会指导的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简要回顾了组建联盟的初心使命和发展历程,指出经过一年多的运行,联盟在各级部门和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取得了良好成效,赢得了各界肯定。

姚卫浩理事长指出,联盟前期工作可以 用“打基础”进行概括,下一步北京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志存高远,进入“上台阶”的新的发展阶段。他结合国家改革精神,联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需求和联盟的总体定位,强调北京高校技术转移联盟下一步要在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规范运行,创新组织机制、打造系列品牌活动,加强政策研究、发挥智库功能等多个方面做出新的贡献,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再立新功。

受联盟理事会委托,陈柏强秘书长在会上作了北京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年度工作报告。他首先从联盟筹备、批复成立、会员大会、正式揭牌等大事记入手,系统回顾了联盟在培养技术转移人才、促进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拓展合作渠道及创新资源、开展政策理论研究、促进行业发展等诸多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2.png

在此基础上,陈柏强汇报了下一阶段拟开展的重点工作计划

1、从注册实体、招聘专职人员、筹措运行经费、设立分支机构等方面进行探索,强化自身建设

2、在政府部门支持下,依托联盟高校和其它成员,创新活动机制,建设精品项目库,组织实施以路演为代表的系列品牌活动

3、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加强政策理论研究,创办一年一届的全国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学术研讨会,筹建北京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会,探索建设面向全国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

4、在高校资源基础上,重点发展企业、机构、资本等多个领域的高层次会员,为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注入新的活力

与会代表举手表决,一致通过了联盟工作报告。

3.png

2018年联盟全体成员大会经验分享掠影

在一年前的联盟会员大会上,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分享的经验给联盟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应大家期望,本次会议联盟再次邀请了三所典型高校做经验分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院知识产权转移办公室主任汤鹏翔做了题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验证工作思路》的报告。他将概念验证的过程归纳为,通过对技术的严格筛选和辅导,辅以资金支持和验证条件匹配,合理安排高校科研人员的学术发展路线与科技成果的市场应用路线,力图形成一批稳定技术路线、合理专利布局和清晰商业模式的创新创业项目。

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宋国华以《促进高校成果转化,支撑双一流建设》为题,分享了相关思考。2019年7月22日,依托北京交通大学核心技术成立的交控科技有限公司登陆科创板,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宋处长认为,一方面可以从人才建设、激励政策等方面入手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双一流”和“学科评估”政策的指挥棒作用,引导成果转化。

首都医科大学产业经营与管理中心成果转化部主任郜文分享了首都医科大学医药健康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经验。他将该体系分为三条线——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与投融资体系。他介绍,北京首医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在在打造一站式的,从科研成果、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体系,到孵化器,再到产业化落地的生态体系。

在领导致辞阶段,高鹏飞、闫颖、施辉阳、肖先平等政府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对北京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年会的顺利举行表示热烈祝贺,对联盟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对联盟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和新的要求,并表示将全力支持联盟工作,共同推动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沈文京处长针对高校关注的若干问题,向参会代表介绍了科技部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思考,他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解读和辅导,与会代表备受鼓舞。

刘红斌副主任介绍了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通过科技特派员、博士生工作团、师徒创业圈等形式,以项目合作为重点,推动高校重大科技成果落户地方的相关计划。

李渝红二级巡视员代表教育部科技司对联盟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她指出高校成果转化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教育部对此高度重视。她认为北京高校技术转移联盟的组建具有重要意义,她对联盟发展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精准定位,突出特色;二是提高站位,强化内涵;三是探索机制,规范运行;四是建立队伍,提高水平。她对联盟发展寄予厚望,期待将联盟打造成高质量、高水平、有影响的高校联盟,产出大成果,建立品牌,形成引领。

刘晖副巡视员代表北京市科委对联盟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和热烈祝贺。他认为,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迎来了历史机遇期和挑战期,希望北京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及各成员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内涵,将工作做得更实,要敢于探索和尝试,进一步活跃氛围、完善生态,努力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刘晖表示,北京市科委将一如既往的全力支持联盟工作建设,并当场明确表示将大力支持创办全国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学术研讨会。

会议第二阶段举办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研讨会。会议特邀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副总评估师、前驻以色列科技参赞韩军,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副总经理马天旗,分别作了题为《以色列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体系》和《知识产权布局与高价值专利培育》的主题报告。报告以丰富的实例,客观理性的剖析,深入地讲解了以色列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体系和知识产权布局与高价值专利培育,引起参会人员的强烈反响。

工信部科技司高鹏飞主任、北京市科委施辉阳处长、中关村管委会闫颖处长以及北京技术市场协会刘军执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等领导全程参加研讨环节,重点听取来自实践一线的意见和建议。北京工业大学刘宏珍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刘彦副处长、北京化工大学朱保宁副院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杨晓刚副处长、华北电力大学花之蕾主任、北京林业大学彭锋副处长、中国传媒大学黄伟主任、北京建筑大学刘芳副教授等北京高校代表,以及来自企业和相关机构的代表纷纷发言,深入交流,热烈研讨。

本次大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北京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已由前期基础建设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根据联盟工作计划,下一步将着重推进如下五个方面工作:加强联盟自身建设,完成注册工作;汇聚创新成果,建设精品项目库;创新组织机制,打造系列活动品牌;发挥智库功能,创办全国学术研讨会;拓展渠道资源,积极发展高层次会员。